欢迎您的到来,今天是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杭州中小企业担保网

近期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近期热点
撬动资本市场的支点
发表日期:2009-02-19
  

  "鼓励合规资金入市"以及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无疑是《意见》所有内容中最受关注的两点

  今年2月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被市场称为中国证券市场的纲领性文件。在国家各部委中,最高兴的莫过于中国证监会的第五任主席尚福林了。

  细读《意见》内容,涉及面最广、难度最大,但最有现实意义、最具倒骨牌效应也最具可操作性的当数第三条: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而在这一条的6项措施中,第3项措施"鼓励合规资金入市"以及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无疑是《意见》所有内容中最受关注的两点,也是撬动资本市场下一步发展的最主要的支点。

  支点一:鼓励合规资金入市

  截止2003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12万亿元的居民储蓄存款、9122亿元的保险资金、1330亿元的社保基金和几千亿元的各种私募基金。市场上充沛的资金,都急于在找投向"出口"。特别是银行系统,面对高速增长的"笼中虎"(今年1月份,银行系统的新增存款量平均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0%以上),已是"不堪重负"。但是,何为合规资金?这却正是尚公必须与银监会、央行进行协调,然后要由银监会拿出相关指导意见的。

  笔者认为,各部委相互妥协的焦点,应该是在入市资金的风险和利益的比较结果上。相信考虑到《意见》的权威性,包括央行、银监会、保监会、国资委、证监会、社保基金等相关部委都会对此作出回应。

  对央行来说,要体现对资本市场的支持,只能从货币政策上入手。例如,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对市场资金供应进行调节。而继续下调利率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同时这里还要注意防止通胀的威胁。

  银监会应该会出台对"合规资金"的指导意见。今年1月8日,银监会因"南方证券事件"急招各大银行的内部会议,作出"对券商收缩融资服务的决定"。在《意见》出台后,银监会是否有可能对此作出修正?有迹象显示,银监会也会加快制定对券商直接融资方面的管理办法。但基于对银行业自身风险的规避和防范,银监会无疑会提高"补贴"证券市场的门槛。例如,建立对券商融资风险和资产状况的监控机制,加强银行和券商的信息交换,以降低风险。虽然银监会的这些办法对市场或券商而言可能是"昂贵"的,但至少将比以前更具可操作性。

  在《意见》出台后没几天,尚公就派副将屠光绍出现在"中国保险业创新与发展论坛"上,向众保险公司表示,"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市已具备基础条件",并历数保险资金入市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五大好处。鉴于《意见》明确要求,"支持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直接投资资本市场",可以肯定,保监会将要求各保险公司提高入市资金比例,并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

  截至2003年底,保险公司通过证券投资基金,间接向股市投入了455亿元,仅占全部保险资产的5%左右,远未达到保监会限定的15%,具有很大的空间。估计在尚公的游说下,保险公司可能会将比例提高到10%以上。但考虑到股市的风险性和保险公司的人力资源,相信大部分的资金还是透过专业基金公司来入市。在直接投资方面只能以小比例进行尝试。而社保基金去年已在国内股市进行了直接投资的尝试。去年底,社保基金虽曾向国务院打报告,要求资金投向海外,但相信《意见》出台后,势必将首先增加对国内股市的投资比例。

  为了既能吸引合规资金入市,又能照顾到"左邻右舍"的风险忧患意识,尚公必然是对自己的"左膀右臂"(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采取"一手抓革命,一手促生产"的方针。在规范券商和上市公司经营行为的同时,鼓励券商在业务模式和产品上创新,以及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创新。今年2月1日正式生效的《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似乎是一大契机,让券商们翘首以待的对该《试行办法》的具体实施细则也会在近期正式推出。

  据悉,不少券商早在半年前就忙活上了,有关集合理财的产品计划已经设计好,甚至和有关银行就资金托管都草签了协议。我们认为,该办法的正式实施不但是对券商现有资产管理业务模式的规范,更重要的积极意义是有望使券商、银行和投资者在新的业务模式上达到一种共赢的状态,从而实现三赢。

  对券商来说,这意味着传统的向机构融资业务开始走向公开化,而《试行办法》又开辟了向中小投资者合法融资的新出路,同时增加了交易手续费收入;对银行来说,该办法有利于使沉淀的资金流动起来,并相应增加一项托管费收入,扩大中间业务的服务项目;对投资者来说,在安全性、规范性的前提下,将闲置资金购买一份"计划",投向自己买不到的新股、国债、企债回购、可转债等金融产品,每年至少可以有3%左右的收益,还不用交所得税。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尚公肯定会在基金业的发展上大做文章。到2003年底,我国有基金公司34家、证券投资基金95只、基金规模1650亿份。可以预计,在未来的3年里,基金公司的数量将超过证券公司,基金规模也将达到5000亿元以上。今年以来,证监会明显加快了基金的发行速度,据有关专家估计,仅今年的基金发行就将达到1000亿元的规模。而且从最近发行的基金产品来看,是以追求低风险、稳定收益的保本、分红收益型产品为主。这也正符合《意见》中"为投资者提供储蓄替代型证券投资品种"的要求,为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企业补充养老基金、大型国有企业等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进入股市的产品选择。

  支点二: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

  长期以来,融资问题一直就是困扰券商业务发展的瓶颈。《意见》中对"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的明确阐述,无异于为"嗷嗷待哺"的券商送了一块大大的"蛋糕",今年券商在"钱途"上肯定会有重大突破。

  日前,手持"尚方宝剑"的尚公已就困扰券商发债多时的银行担保问题,与银监会反复协调,初步达成一致意见:⑴ 券商发债资金必须在专用席位上使用和操作;⑵ 专用席位向担保银行公开,接受监督;⑶ 券商对该席位实行全封闭管理。据悉,目前已有7家券商的发债申请得到了证监会首肯,并大部分都找到了银行做担保,总共发行申请规模在70亿~80亿元之间。

  除了原有的上市融资、固定资产抵押贷款融资、融资租赁、国债回购融资等模式外,相信今年在股票质押贷款上,银监会会适当放松管制,并制定出可操作的细则。而尚公也会让交易所方面为银行监控质押品提供方便。如让银行在交易所设有专门席位,让券商质押的所有证券品种都存管到该席位上,方便贷款行实时监控,必要时还可以及时采取止损措施。

  在短期资金融通渠道上,尚公可能会请求银监会增加7天至半年的同业拆借资金品种;放宽券商进入银行间同业资金拆借市场的准入条件,并适当放宽拆借资金的使用范围等; 希望银行能为券商的某一业务项目,如投行的承销业务提供贷款和为财务顾问业务中的收购兼并项目提供过桥贷款。

  支点三: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毫无疑问,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的最大特色,也是目前存在的最敏感、最老大难的问题。因为,该问题实质上涉及到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所以,笔者以为,要彻底解决该问题的时机并未成熟。况且尚公在对国有股的处置问题上,基本上可以认为与国资委之间没有太大的商量余地,毕竟那一方代表的是国家利益。因此,尚公也主要是在规范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中法人股和自然人股上作文章,也不会有太大的动作。估计会放权给交易所来处理,并放宽非流通股的转让条件,鼓励外资入市并购和创造条件使之在境外流通。

  笔者以为,国务院授予尚公的"尚方宝剑",连带这"九招剑式",其精髓都在这"第三招"上。其它"招数"基本上都是为其作铺垫,或起辅助作用,不过是为了能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的"剑法"而设计的。例如,相信只要尚公能把这"第三招"使好,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国证券市场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配 文:"尚公"舞剑意欲何为

  尽管尚福林主席上任一年来默默地努力推行新政,但由于缺少了"左邻右舍"的积极配合与鼎力支持,其效果甚微。此时,《意见》对证监会而言,无疑是赐与了一把能够调配资源以支持证券市场发展的"尚方宝剑"。无论从《意见》的九条内容,还是尚公在全国证券期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来分析,都贯穿着两大主题: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和在发展中解决资本市场的问题。

  应该说,这两年管理层对证券市场片面地强调稳定,采取以时间换空间的休克疗法是失败的。2003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GDP达到8.9%,创出新高。然而令全球经济学家大跌眼镜的是,素有"国民经济晴雨表"之称的中国股市却反其道而行之,无论是市场指数还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2%左右)都创出了近年来的新低。这种极不协调的现象,特别是大量的放贷风险集中在银行身上,已经严重拖住了中国国企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后腿。

  今年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温总理将中国金融风险提高到国家安全问题的高度来认识,这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今年国务院考核尚公的政绩也必然会是以"扩大直接融资比例的进度和证券市场问题解决的程度"这两项指标为主。这也是尚公在全国证券期货工作会议上为今年布置的两大工作重点,它们之间既互为矛盾,又相辅相成。

  理想的状态是:前者把市场分母做大,有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