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到来,今天是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杭州中小企业担保网

担保创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担保创新
突破与进步:关注中小企业
发表日期:2009-02-19
  


  上周,央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要求商业银行在坚持信贷原则的前提下,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对于多年来受资金困扰的中小企业来说,不啻是久旱逢甘霖。

  对于中小企业,我们一直存在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认为在面临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以及跨国公司大量进入我国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入世后,我国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改革国有企业,建立一批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以争取时间进入国际市场,加强自己的竞争力,因而现在不宜过分强调发展中小企业。

  应该说,这一说法有它合理的一面,我国是要搞一些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以参与国际竞争,但正因如此,更必须得到中小企业的支持。因为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吸纳因国企改革而产生的大量下岗人员;中小企业的发展,还能够增加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抓大放小"的制度改革。尤其是在当前,失业问题的严峻和内需的不振,需要中小企业去化解。

  事实上,企业的小型化,是世界企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0%、产品销售额的54%、私营企业产值的50%、就业的60%以及科技创新项目的70%都是由小企业提供和实现的。美国所有的高技术企业中,雇员少于20人的企业占70%,雇员少于500人的企业占23%,而雇员在500人以上的大企业仅占7%。在我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到了全国企业总数的99%,达到2000多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为全部工业企业就业人员的90%多;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的利税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0%和40%左右;而且,从每年新增工业产值看,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非国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的主要新增长点。此外,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包括过去稀缺的产品--服务在内的多样化的产品,以适应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然而,相对于中小企业的庞大数量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而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太多体制上的钳制。其中,一个明显的体制障碍是金融歧视。由于中小企业信用度较低,在当前经济处于通货紧缩的状况下,银行普遍"惜贷",提高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虽有专家们近年来的大力呼吁,但中小企业要想取得贷款还是难上加难,从而造成其资金不足,特别是流动资金不足。因此,政府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首先需解决的是融资难这一问题。

  政府和银行此前也曾为此努力过。比如,四大商业银行设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央行扩大了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从国家财政拿出10亿元资金,建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银行配套20亿元科技开发贷款,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创新项目的实施,等等;与此同时,各地方也先后出台相应配套措施,例如为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担保基金制度等。但这些制度和措施,虚的多,落实到具体层面的比较少,能够实际操作的则更少。

   相较而言,此次《意见》有明显的突破与进步。《意见》不仅要求: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都要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部门,明确提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并定期考核;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城市商业银行重点为地方中小企业服务;城市信用社要进一步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水平。而且,针对以往中小企业资金少、根本达不到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现状,《意见》提出:"商业银行要制定科学的、切合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其中包括:不得设置对中小企业最低贷款额度限制;各家银行要适当简化贷款手续,减少审批环节;要合理确定中小企业授信额度,适当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此外,《意见》鼓励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创新。在报人民银行备案同意后,可以试办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等信贷新业务;可以接受客户委托,对一些中小企业账户实行银行托管。

   在构建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方面,世界各国都针对其资金的实际需求特点来建立融资担保体系,这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以美国为例,其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是由美国中小企业局、美国进出口银行、美国NASDAQ、QTCBB、SSBIC等合作构成。此外,还有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是隶属于美国中小企业局、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其主要目的是为中小企业成长、现代化和业务扩张提供风险资本、债券和股票融资等。同时,各国还在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对中小企业给予支持。这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我们应从市场准入、工商、税务登记、核定经营范围、税收、信贷、信息咨询、培训等各方面,对中小企业给以方便和扶持措施,形成一个重视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和有利于中小企业平等竞争的环境。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主体,其蕴含的创新精神和蓬勃活力,是一个社会财富创造的重要源泉。特别是它还担负着解决我国当前失业的重任。因此,社会需要为中小企业营造一个适当的成长体制、文化和环境。此次央行的《意见》,向前迈进了一步。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